换声区训练的方法

时间:2023-03-18 18:39:18
换声区训练的方法

换声区训练的方法

在男女声的四个声部中,换声现象表现比较普遍和明显的是两个女声声部,其次是男高音声部 ,那么换声区怎么训练呢,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换声区训练的方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(一)采用以真声为主,混入适当假声的训练方法。

在中声区的训练中,特别是在由低到高排列有序的产生换声现象的一组音上,发声时一定要注重有真声的存在。首先要找到喉头正确的位置,同时要保持稳定在这个位置上。第二要找到气息支持的感觉,也就是要找到腰和小腹在发声时如何正确用力的感觉。例如女高音在音阶练习中,当音高上行到f1和#f1时喉头要有轻微向下的感觉,其目的是有意识的拉紧声带、增加声门的闭合,加大挡气的感觉。同时也相应适度地增加小腹和腰部的力量,增加气息的支持。并且尽量保持舌根的低位,适当的提起软腭,开始混入少量的假声。这里要求舌根降低和喉头略微向下,都是为了训练声带肌、环甲肌和环杓肌组积极主动。非常协调一致的配合能力。要自如地完成这个练习过程,从思想上讲应该是有意识的自觉过程。当音高上行到g1、ba1时,除继续按上述的要求做以外,要逐渐增加假声,同时开始减少一些真声,当音高继续上行到a1、bb1时,所增加的假声的成分和减少的真声的成分,都要比g1、ba1时多一些。这样逐渐轻微的调整练习一直进行下去,当音高上行到b1、c2时就能比较顺利的通过了。再继续上行到be2、e2时,要为了过渡到高声就必须混入更多的假声,同时也要进一步减少真声。在上述的这个训练这程中,一定注意保持舌面平凹,软腭上提,舌根的位置要低,只有这样才能保证 ……此处隐藏1390个字……,是一个经验问题,大致可从以下几点入手:

一、从人体生理解剖的特点方面鉴别。就是请医生(有经验的喉科医生,最好是专门从事嗓音保健的医生)用喉镜或其他仪器,检查学生的声带长短、厚薄、色 泽。根据物理声响学的原理,琴弦粗而长发低音,细而短发高音,那么短而薄的声带发高音方便,长而厚的声带易发低音。

根据国内资料是12毫米以下为短声 带,24毫米以上为长声带,15~16毫米为中声带,介于三者之间的为中短、中长声带。常见女高音声带最短,男低音声带最长。依次为女高音、女中音、女低 音、男高音、男中音、男低音。色泽由瓷白色到粉红色、淡红色甚至有红色。

二、声带的长短、厚薄、色彩虽能提供鉴别声部的依据,但也不绝对准确:例如长声带部分振动,短声带整体振动,究竟谁长谁短就很难说了,这是由习惯和方法 来决定的。因此我们还要从学生养成的审美情趣去分析,以确定声部。喜欢高音色彩的人易启动上部共鸣,发声方法就偏向高音,喜欢中音色彩的人易于用下部共鸣 歌唱,发声方法就趋向中音。这是由学生的审美习惯决定的,也叫声音观念。要更改他们的声部,就要先改造他们的声音观念,这是教学中很难的事情,在不影响大 局的前提下,要尊重学生的声部审美情趣,这样更利于教学。

三、利用换声点、换声区的不同,也可作鉴定声部的依据。高音声部的自然音域到f2,从#f 2向上进入高声区,那么。f2就是换声点,无论男女高音一定在#f2以上换声。f2就是换声点。凡唱到f2以后换声的可确定为高声部。中声部不论男女,唱 到be2时还比较自然,再往上唱就需要换声,那么be2就是中声部的换声点,凡是这种现象可确定为中声部。

鉴定声部的大致方法目前不外乎以上三种,其他要靠教师的经验而论。

《换声区训练的方法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